▲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陈佑龙接受访谈
主持人:请问陈书记,高新区在落实“两个责任”和加强从严治党方面有哪些举措?
陈佑龙:高新区认真执行市委、市纪委的有关工作部署,强化措施,确保“两个责任”抓实抓细抓常,为全区创新发展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主要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构建三级责任体系。对全区3个街道,1个农场,18个村(居)社区分别建立了“两个责任”体系,将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细化为27大项、74小项,并按照“以单定责”和“照单履责”的原则,划定“责任田”、确定“责任人”、签订“责任状”,使责任分解到人、量化到岗、细化到事。同时,将各部门主体责任清单管理工作进一步延伸到内设机构负责人,把街道领导班子及成员主体责任延伸到村(社区)党组织,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二是健全常态化约谈机制。区党工委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和省市纪委要求,抓早抓小,加强日常监督,开展常态化约谈,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与街道、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一一过堂谈话,面对面交待工作职责,廉洁要求,强调一级对一级负责,压实责任。区领导班子2016年以来,共约谈各级领导干部140余人次,开展日常督促检查70多次,有问题及时指出,没问题及时提醒,把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放在日常,促进各级干部敢担当、作表率,进一步把“两个责任”落深落细落到位。三是坚持严格考核惩处。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高新区总体工作之中,与业务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同时,坚持“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违纪必究。2016年以来,共立案15件,结案件11件,给予党纪处分11人,开展诫勉谈话8人。共追缴违纪款9.36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40多万元。
▲市纪委领导调研指导工作
主持人:我们高新区是如何开展加大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如何支持区纪工委开展执纪审查的?
陈佑龙:区党工委把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政治任务来抓,自从去年7月13日全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进现场会召开后,我们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必须强化责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的要求,深挖问题线索,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是摸排问题线索。抽调专门人员组建工作组进驻街道,围绕“三个紧盯”和“五类重点问题”,并结合纪检、信访等渠道开展问题线索大起底,收到问题线索121个。二是加强挂牌督办。对问题反映集中的征地征收、干部作风、工程招投标、选人用人等领域和线索反映较为集中的2个街道和4个基层单位作为重点督导对象,并派员驻点,快查快结。2016年以来,立案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案件12件,已处分8人,其中给予党纪轻处分4人,给予党纪重处分4人。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开展“机关三公监察”、“农村三资监管”、“工程领域查纠”等专项行动,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同时,下发《连云港高新区信访领导包案制度的通知》,共接待80人余次,发现问题线索20余条。
区党工委大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推动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业、回归主责。一是进一步明确定位。把纪检监察部门承担的分外工作移交主责部门,让纪检监察部门有更多精力集中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上。二是进一步完善机构。根据市委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反馈结果,我区将进一步优化调整区纪工委内设处室,强化纪检监察部门力量配备,确保6月份前再抽调2名工作人员充实到纪工委。三是进一步提升能力。严格落实纪检监察“两个为主”,确保每年至少举办一期纪检干部专题培训班,采取交流考察、跟班学习、以案代训等方式,在实践中锻炼干部,推动纪检干部能力提升。
▲高新区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开展党风廉政教育
主持人:高新区作为我市新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陈佑龙:高新区201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同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以来,高新区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立足高新区发展的现实需要,采取硬措施,提升软实力,以抓党风、政风来推进民风、作风转变,为打造国家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提供坚强保证。一是用建章立制构筑权力堤坝。高新区挂牌以来,围绕按制度管人、按流程做事的要求深入推进制度建设。制定出台高新区《领导干部诫勉谈话》、《任前廉政谈话》、《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等7项廉政风险防控制度文件。探索建立健全报告制度,5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区党风廉政事项。狠抓作风建设,制定《高新区加强作风建设实施办法》,共计“10条”,努力打造最优发展软环境,锤炼干部既严又实的硬作风。出台《高新区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准则》,从六个方面为党员领导干部行为立规矩、划红线,推动高新区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清清白白的做人,干干净净的做事。二是以高效、专业、廉洁队伍打造“亲清”政商环境。运用好政策赋予的市级管理权限,着力做强高新区的专业服务、政务服务,提升服务的软实力。为区内企业提供“零距离、全天候”服务 ,坚持“园内事园内办结” 、“一个窗口办”等“保姆式”服务模式,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打破“关系思维”的定式,塑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三是加强监管,拧紧政商交往的“安全阀”。要求区纪工委定期走访区内企业,倾听呼声,发放调查问卷,在掌握企业发展状况同时了解有无吃拿卡要等现象发生。严肃查处在政商交往中不守法律纪律底线的党员干部,绝不搞下不为例,营造“亲”“清”的创业发展环境。四是全区干群、政企共上廉洁课。把廉政学习、廉政教育列入区党工委中心组和管委会培训工作计划,并结合“两学一做”、“双进双促”等活动,建立起“家风家训”为主题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实现干群、政企廉政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去年以来,开设廉政党课50场次,播放警示片10场,2400余名党员干部接受了廉政教育,形成了清正廉洁的良好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