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奋战在纪检战线22年的“老黄牛”。
她,是令腐败分子闻风丧胆的“铁娘子”。
她,是维护党纪威严的“忠诚卫士”。
她就是射阳县纪委常委、县委第一巡察组组长张学巧,反腐战场上的“铿锵玫瑰”。
铁面执纪“敢碰硬”
自1996年1月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以来,张学巧先后在黄沙港镇纪委书记、县文广局纪委书记、县纪委第二工作室主任等多个岗位历练过,丰富的工作经历造就了她精湛的业务水平和严苛的自我要求。
2011年6月,张学巧作为常委分管纪律审查和案件管理工作以来,共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768件,科级干部58人,“两规”案件25起,移送司法机关41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4000多万元;始终坚持依纪依规文明办案,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在她带领下,建立的执纪审查“三项联动机制”和“党员干部参与赌博‘黑名单’制度”等多项工作有力推动了纪律审查工作,受到上级纪委的高度认可。
“做事有担当,敢啃硬骨头”,是领导同事对她一致的评价,仿佛在她眼中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一次在对某镇农经中心副主任采取“两规”审查措施,审查对象装病、绝食、装聋作哑,用尽各种手段对抗审查,工作十多天都毫无进展,审查人员一筹莫展,心里都打起了退堂鼓。张学巧内心十分焦急,但她深知自己是主心骨,可不能乱了方寸。她一方面舒解审查人员的心理压力,鼓舞大家树立信心;另一方面全面梳理已掌握的问题线索,深挖细节,并从外围入手寻找突破口。最终在张学巧的带领下,审查组齐心协力,通过强大的攻势打开了审查对象的心理防线,顺利查处了这起涉案金额巨大的窝案。
在纪律审查生涯中,像这样棘手复杂的案件,张学巧已经不记得办过多少件,她都能动真碰硬,以高超的指挥能力、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果敢的攻坚精神,把一件件难案办成令人信服的“铁案”。
铁骨英姿“勇担当”
“党纪国法的红线就是纪检干部的底线,如果我们自己突破底线,还有什么底气去质问、审查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张学巧常用这句话来教育身边的工作人员。
她这样要求他人,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在执纪审查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说情打招呼的情况,她始终坚持秉公执纪,不徇私情,从来不会让外界的干扰影响自己的判断,更不会因此突破底线。有很多次,审查对象的亲属找到张学巧,希望她能够网开一面、不要深究,她并没有因此而徇私情,反而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员其劝审查对象配合组织调查,主动交代问题,争取宽大处理。在她的劝说和感化之下,很多审查对象都能积极主动配合调查工作。
张学巧经常受邀到镇(区)、部门单位作廉政教育讲座,她十分珍惜这样教育提醒党员干部的机会,每次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精心备课、认真授课,因为她见过太多党员干部因为违纪违法而家庭破碎、痛悔不已的例子,她不忍再看到那种悔恨的泪水。她用自己亲自查办的案件为例,语重心长地教育大家严守纪律底线,筑牢拒腐防线,保持清正廉洁,收到了很好的警示和教育效果。
铁血柔情“铸忠诚”
骄人的工作成绩背后,镶嵌着张学巧对家庭的愧疚和亏欠。由于生活的变故,张学巧拥有一个温暖幸福的特殊家庭,家中有7位80高龄的老人,还有一双儿女。儿女在她的悉心培育下都已长大成人,最让她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中的老人,工作之余,她一有时间就去看望陪伴老人,每周都要和7位老人都见上一面,为他们添置衣物、日用品,看见他们一切都安好,她的心里才会踏实。
但是纪检机关工作繁重、任务艰巨,“5 2”、“白加黑”对于张学巧来说是常事,特别是指挥“两规”审查的时候,往往一、两个月都不能回家,最长的时候,她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都在“两规”点上度过,家里照顾老人的重担都落在先生的身上。最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家人对她的工作都十分理解和支持,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有时候老人想她了,就让家人送到“两规”点门口与她见上一面,以解思念之情。
作为长期战斗在反腐一线的女同志,其中的付出和艰辛不言而喻,但是张学巧却十分淡然:“既然选择了从事纪检监察工作,我就会脚踏实地干下去,用‘忠诚干净担当’去书写我的人生的每一笔每一画。”(陈向前 陈 茜)
|